內政部和農委會提出修正「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」,未來農舍的起造人和購買農舍的承受人,都必須是農民。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早該處理問題,不知道有何阻力或顧忌,始終未見有具體改善措施,這遲來的正義,讓農民振奮,大眾亦同聲叫好。
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指出,農發條例定義農民是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力」,這次修法進一步明確訂定「農民」資格,縮限為投保農保,或者投保健保第三類,或實際從事農業經營者。這原本就該訂定清楚的定義,可能受若干特定人物的非法操作,而剝削了真正農民的權益,既不公,又不平,以致社會罵翻了天,歷任主管官員,裝聾賣傻,不敢碰觸這塊鐵板,任由一些大聲批評別人,卻缺乏自省能力的投機取巧分子為所欲為,使農舍亂象叢生,在他們變相操控下,賺飽了鈔票,搾乾了真正從事耕作的農民。陳保基很坦率揭露:「我的老家屏東,最偏僻的農地,一甲地都要九百萬元,但種水稻一年是一甲地的收益才二十二萬元,農民要耕種四十多年才能打平購地成本。」依陳主委這個論點推算,一個農民打拚了一輩子,大概都無法擁有一分屬於自己應有的農田。由於農舍,農地炒作多時,真正務農的農民根本無力負擔農地成本,這是「何等不公平待遇」?可是,那些坐享其成的假農地,卻享受著不該享受的優渥生活。
社會有很多政治打手,整天嘶吼「衝進立法院,踏平行政院」口婚禮主持號,為什麼不替真正農民爭取合法合理的基本權利?社會公義和社會真理又在那兒?我們舉雙手支持這項極富正義的措施。不錯,「修法是一個很強烈的手段,會引起很大的反彈,但政府要下重手限制,農地炒作才會平緩」,我們認為陳保基說出大眾心聲,官可以不做,但做則必須落實,老百姓必須作農委會後盾,遏阻農地操作,保障農舍根基,不但使「耕者有其田」,而且要「身分合法化」,不能讓混水摸魚的人,一欠債直在「說漂亮的話,做骯髒的事」。
這項修法訊息傳開後,農團紛表樂觀其成,他們強調農地農用是最重要一件事,希望現行農地、農舍轉移,以及部分農地和農舍基地分割的弊端,都必須一併清查裁罰。這牽涉範圍太廣,也抓到痛癢之處,可是非有膽識和有擔當的人,是不敢隨便造次的。部分建商和財團找老農當人頭,久為社會所垢病,若能一次把它「清潔溜溜」,真會大快人心,算得上功德一椿。
政府任何重大決策,都別忘齊全的配套措施,免得顧了這個,卻忽略了那個,使美好的政策,成了有漏洞的瑕疵,不但於事無補,反而增添了額外負擔。大家都曉得: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,一旦假農民有了真身分,極可能又出現農舍價格飆漲,農地閒置荒廢等現象,造成其他的負面效應,因此,修法要修得完善周延,細則更要訂得無懈可擊,雖然困難重重,深信「有志者事竟成」。
馬政府任期即將屆滿,這是鏗鏘有力的大作為,民眾有感,社會亦有感,大家要同心協力來完成此目標。
個人信貸
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
個人信貸 《社論》終結農舍亂象 功德一椿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